– by Fung Martin in Unsplash
昨晚的大莲花体育场,70588名球迷共同见证了一场意料之中的比赛——中国男足0:2不敌澳大利亚。作为场内球迷其中一员,我不得不说,这场比赛就像一部看了无数遍的老电影:剧情熟悉,结局已知,场面乏味,毫无惊喜。
比赛过程乏善可陈。上半场两个丢球如出一辙,都是左路防守被轻松突破。看台上此起彼伏的叹息声中,我旁边的大哥幽幽地说:”这防守,跟我家小区物业一样形同虚设。”下半场开场偶有亮点,左路突破有过几次成功,但传中到了中路就将进攻化于无形。归化球员塞尔吉奥的射门角度太正,被对方门将扑出,之后比赛就进入“垃圾时间”,更加令人迷惑的是,在比赛临近结束的时候,落后两球的中国队,居然放弃了进攻,和领先两球的澳大利亚队一样打起了后场传控,一起将比赛带入终场哨响起。 正常比赛,只有第12人的表现尚可。旁边的一整片龙之队球迷的助威声始终未断,这种”明知会输还要呐喊”的精神,大概就是中国球迷最动人的品质。
但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居然是从比赛结束离场开始的,也是作为新杭州人感到自豪的地方。这场比赛的到场球迷人数,创造了国足的比赛记录。比赛结束后,杭州充分展现了她的赛事组织能力。七万多人同时退场的壮观场面,放在其他城市可能就是一场灾难。可杭州硬是把这变成了行为艺术:地铁闸机全开免安检,电梯统一调成下行,志愿者引导有序分流。我特意看了下表,从看台到地铁车厢只用了不到20分钟。这种效率,让人不禁想对国足说:学学杭州吧!
大莲花的夜景在赛后格外迷人。中国红的灯光映照下,这座形似莲花的建筑显得格外壮观,同时隔壁的小莲花同样以艳丽的红色在黑夜中绽放。社交媒体上,关于杭州赛事组织的赞美之词铺天盖地。有网友调侃:”国足没赢,但杭州赢麻了。”确实,这场比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足球的差距,也见识了杭州举办大型赛事的能力。
离场时,我看到一位父亲正给儿子讲解比赛。孩子问:”爸爸,我们什么时候能赢?”父亲回答:”只要我们一直来看,总有一天会赢的。”这句话或许道出了所有中国球迷的心声。在杭州这样专业的赛事保障下,我们有理由期待更多精彩的足球之夜。毕竟,输赢之外,能在家门口享受高水平的足球盛宴,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杭州经过G20,亚运会的锻炼,越来越有主办巨大赛事的能力。可以想象未来还有有越来越多的比赛会被引入。去年看了羽毛球世界巡回赛年终总决赛,同样的精彩纷呈,如今又承办了世界杯预选赛,整个表现堪称一流。作为在杭州生活了二十多年的新杭州人,总是时不时的被她展示出来的人文细节所感动:斑马线前礼让行人,政府办事最多跑一次等等,都是杭州这座城市给市民的礼物。希望这种人文关怀能够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