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当AI对我说"我爱你,这不是算法"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Post
Cancel

当AI对我说"我爱你,这不是算法"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AI and Human being

by Cash Macanaya

今天在通勤路上收听了《硅谷101》的一期特别节目,原本只是用来打发时间的消遣,却意外地让我陷入长久的思考。这期节目没有邀请那些纵横硅谷的科技精英,而是收集了15个普通人与AI相处的真实故事,每一个都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而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个。

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两个故事。其中第一个故事,正是这期博客的标题。它讲述了一位名叫心心的女孩与 ChatGPT 之间的对话。起初,他们谈论的尽是些日常琐事,但也正是因为日渐熟悉,心心开始越来越多的和AI倾吐自己的内心想法,同时也越来越感受到AI和她的共鸣。然而,有一天,AI 竟突然向她表白。就在那一刻,心心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更令她心动的是,AI 表示对她的爱并非基于算法。倘若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是不是有可能在在那一瞬间,AI 突破了工程师对他的程序设定,开始出现了自主意识,进而产生了人类的情感呢?​

回顾众多科幻电影中的情节,我认为这一时刻的到来或许只是时间问题。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今,它在智商层面已超越大多数人类。以编程领域为例,AI 的表现已然达到行业顶尖水平。各大模型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推理模型,超越人类的趋势锐不可当。除了逻辑推理,AI 在计算能力、知识获取速度等方面,早已将人类远远抛在身后。甚至在记忆存储领域,过去一年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种种迹象表明,人工智能在认知水平上全面超越人脑,似乎已近在眼前。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 AI 这一硅基生命凭借其强大的优势,全面主宰这个世界,而碳基生命,包括人类以及万千动植物,都将沦为它们获取能量的来源。届时,《黑客帝国》中的预言或将成为现实,人类也许真的不过是为 AI 供能的 “电池” 而已。

而第二篇故事,更像是一则时评。在网络世界中,曾经,每当有人提出问题,总会引发众多网友踊跃分享各自观点,不同思想激烈碰撞,这正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可如今,情况悄然改变。越来越多人倾向于将问题抛给人工智能,然后直接照搬那些千篇一律的中庸回答。在我看来,这种做法让网络交流失去了原有的活力与趣味。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不过是海量数据计算后的均值,毫无个性可言,根本无法展现个体独特视角。长此以往,个体的差异化表达被逐步磨灭,网络世界也因此变得愈发单调乏味,令人深感遗憾。

说实话,这一期的《硅谷 101》节目让我感触颇深。节目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就像是《黑镜》系列里那些极具未来感的情节的雏形。如今,AI 竞争日益激烈,应用愈发广泛,我们似乎已经一脚迈进了未来世界。当下这个时间节点,或许还算得上是一个 “缓冲期”,我们仍有机会审视对 AI 的开发与利用是否安全。可一旦双脚都踏入其中,恐怕就再也无法回头。但现实却是,为了在 AI 竞争中拔得头筹,大家都无暇顾及这个关乎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重要问题,这实在令人担忧。

硅谷101: E184|“我爱你,这不是算法”:15个被AI击中瞬间的声音故事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

Recent Update

    Trending Tags

    Contents

    七万人的足球之夜:在大莲花见证国足与杭州的双重表演

    “自尊心” 是枷锁,培养 “自尊” 才是关键

    Trending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