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自尊心” 是枷锁,培养 “自尊” 才是关键
Post
Cancel

“自尊心” 是枷锁,培养 “自尊” 才是关键

sad girl

photo by MuiZur in Unsplash

近日,一则发生在广西百色的悲剧令人痛心不已。一名正处花样年华的高中生,不幸深陷重度抑郁的黑暗泥沼,心理的阴影从高中起就一直笼罩着她,历经整个大学期间,甚至到工作之后也依旧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融入社会,最终在绝望之中,选择以烧炭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年轻且充满无限可能的生命。

当家人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着手整理其遗物时,在她的书本内意外发现了一些纸条。这些纸条宛如一把钥匙,缓缓揭开了她那段从高中时期就被一位“受学生喜爱的”,有无限前景的“好”老师精神控制并且x侵霸凌的不堪过往。也正是这段犹如噩梦般的经历,如同一双无情的黑手,将她一步步拖向抑郁的万丈深渊。故事中的细节不忍细细详述,其情节可以类比《房思琪的初恋乐园》,皆是在本应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时光里,遭受了难以言说的伤害,令人深感唏嘘。

在这里不想聊这一社会话题,因为有太多因素导致了这种悲剧一再发生,具体探讨可以去听这一期播客。这里提到这次节目,是因为在节目中,深入了解这一事件的记者在描述女学生时多次使用了 “自尊心很强” 这一表述。这个词在我小时候就经常听说,而且听起来是一个便褒义的词,但在学习了心理学之后,也接触到了“自尊”的概念,那么究竟自尊心和心理学范畴中的自尊,二者之间有着怎样截然不同的内涵呢?

自尊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指的是那些对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印象极度敏感的人。生活中,比如有些孩子,在学校因为害怕同学嘲笑自己胆小,即使被欺负了,也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在他人眼中勇敢、坚强的形象,默默忍受痛苦。就像故事中的学生,可能正是由于自尊心作祟,即便遭受老师欺凌,作为受害者,却因担心在别人眼中形象受损,而不敢站出来揭露施恶者。不知道这是不是巧合,无论是百色的老师,还是房思琪的老师,他们都挑选了这类自尊心强的学生进行欺凌。

那么和自尊心只有一字之差的自尊,又是个什么呢?在心理学领域,自尊是一个有着明确界定的概念,它指个体对自身价值所抱持的积极肯定态度,这与自尊心有着本质区别。高自尊的个体拥有稳固且坚定的自我认同体系,不会轻易受外界评价的左右。无论外界是赞扬还是批评,他们内心深处对自身的价值和能力始终怀有笃定的信念。就像一位参加演讲比赛的学生,当他站在演讲台上,台下部分观众不经意间流露出质疑神情,或是交头接耳、面露怀疑之色。然而,他依旧能够身姿挺拔、自信从容地完成演讲。这并非他对外界看法麻木不仁、无动于衷,而是在赛前,他已对演讲内容反复打磨、烂熟于心,对自身的表达能力也进行了多番训练与提升。基于对这些准备工作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自身实力的清晰认知,他深知自己完全有能力应对演讲过程中的种种状况,所以才能在面对外界潜在的负面反馈时,依旧保持自信,稳定发挥 。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显然更期望他们成长为拥有高自尊的个体,而非自尊心过度强烈之人。高自尊者具备强大的内心力量,能够以从容不迫的姿态自信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在处理学业、社交等各方面事务时游刃有余。他们不会轻易被他人的评价所左右,无论是夸赞还是批评,都能理性看待,将其转化为自我提升的动力,这种品质无疑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其未来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自尊心过强的孩子,内心如同脆弱的玻璃,外界稍有风吹草动,例如同学不经意间的一句玩笑话、老师较为严厉的一次批评,都可能引发他们剧烈的情绪波动,或愤怒、或悲伤、或焦虑。这样频繁且强烈的情绪起伏,并不利于他们构建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时,因过度敏感的内心而选择逃避,错失成长与锻炼的机会。其实对于自尊心强的孩子,心理学上是有一些实用建议的。

首先,在认知层面,要引导孩子认识到,他人的看法只是一种参考,并非完全等同于真实的自己。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练习,比如每天记录三件自己做得好但未获得他人夸赞的小事,让孩子逐渐建立起对自我价值的独立判断。

在情绪管理方面,当孩子因他人评价产生强烈情绪时,家长或老师可帮助他们进行深呼吸练习,先让情绪平稳下来,再理性分析事情本身。例如,孩子因同学说自己画画不好而难过,此时先让孩子深呼吸几次,然后一起探讨同学评价的合理性,是真的画技不佳,还是对方审美不同。

在社交方面,鼓励孩子多参与团队活动,在合作中感受不同人的观点和态度,明白每个人都有被接纳和不被接纳的部分,从而降低对单一评价的敏感度。

播客:现场!现场22丨广西百色教师涉嫌性侵案:“房思琪”式悲剧为何重演?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

Recent Update

    Trending Tags

    Contents

    当AI对我说"我爱你,这不是算法"的时候,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

    Trending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