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是什么
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
科学:可用事实解释,用事实验证的,可证明,可证伪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 和 个性心理
心理是什么
心理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活动的结果
人的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
心理过程
人的心理活动过程。根据其反映客观事物及其相互关系的不同角度,分为不同过程,由此分成不同的流派。
认知过程
人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
情绪过程
人脑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
人自觉确定目的,客服内外部困难,力求实现预定目的的过程;与行为关系密切
个性心理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个性心理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的本质
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是一种主观映像,不是脑的物质产品。
学过心理学我们能做什么
陈述心理现象
用心理学的语言来描述
解释心理现象
预测心理活动
调控心理活动和行为
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催眠;
心理学发展史
- 科学心理学成立于1879年
- 希波克拉底的体液说
- 苏格拉底的知识是天生的
- 冯特的心理学终将成为一门自然科学;结构心理学的创始人
- 威廉.詹姆斯是美国心理学之父, 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
学派纷争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是伟大先驱,提出潜意识
- 本能论
- 性欲论
- 人格结构学说
华生的行为主义
格式塔心理学
韦特海默、考夫卡、柯勒;反对零件化(冯特),主张整体研究心理
- 强调活在当下
- 心理情景剧
- 空椅子疗法
机能主义心理学
构造心理学
当代心理学研究
人本主义
- 罗杰斯&马斯洛
- 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认知心理学
把人视为是一个主动的信息加工系统;
- 认知疗法:把不合理的认知变成合理的,就能解决心理问题。适合新手
- 技术好学好用
生理心理学
- 硬科学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 神经元
- 中枢神经系统
- 激活前额叶与杏仁核的通道
- 眼动脱敏再加工疗法 EMDR
- 蝴蝶拍
- 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
神经功能研究
- 巴甫洛夫
- 无条件反射 - 与生俱来
- 条件反射 - 后天养成
- 条件反射的外抑制
- 超限抑制 - 审美疲劳 : 分散记忆可以规避
- 消退
- 泛化 - 小埃尔伯特从白色的兔子泛化到白色的其他动物甚至毛毯;刺激物扩展到相似的事件上去
- 分化 - 泛化形成后,只对条件刺激物进行强化,其他刺激不强化,那么对其他刺激的反应会逐渐消失。
- 动力定型 - 在孩子写作业习惯养成上的帮助
心理现象
感觉
-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单一器官活动的结果;不依赖于个人知识和经验
- 感受性
- 感受阈限
- 感觉分类
- 音乐疗法
- 香熏治疗
- 皮肤感觉 - 依恋;新生儿抚触; 相互拥抱来破冰
- 运动觉
- 平衡觉 - 晕车:视觉与平衡觉的脱离,解决办法是坐在车的前面,通过视觉补偿平衡觉。
- 感觉现象
- 感觉适应
- 感觉对比
- 联觉 - 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冷色调 / 暖色调
知觉
- 人脑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受知识经验的影响
- 知觉的整体性: 可以在过去的经验基础上将各个部分结合成整体;会人为的扩大单一事件带来的负面性
- 知觉的选择性:无法把所有物体都纳入自己的注意范围,只能选择一部分;
- 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范围内,知觉条件发生了变化,而知觉的映像却保持相对不变。- 格式塔心理咨询鼓励保持对变化有觉察
- 知觉的理解性: 用过去的经验解释外界物体 - 精神分析心理咨询
知觉的种类
- 时间知觉 - 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 生物节律 - 机体生理变化有节律,往往引起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
- 运动知觉
- 似动现象
- 错觉 - 歪曲的知觉,而且往往具有固定的倾向,是客观存在的
记忆
- 过去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非常重要
- 如果没有记忆,知觉就很难存在,从而只有感觉。
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
情景记忆
语义记忆 - 提取迅速,干扰少; 人类特有的记忆
情绪记忆 - 对事件的体验留在记忆中,在一定条件下,情绪与情感回避重新体验到,如汶川地震对人的情感伤害;创伤性应激障碍(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运动记忆
根据记忆时意识参与的程度:
- 内隐记忆
- 外显记忆
按照保存时间的长短:
- 瞬时记忆(信息量大;依据物理刺激编码;1s以内)
- 短时记忆(7+2组块;声音、形象编码;1分钟以内)
- 长时记忆(无限容量;语义、形象编码;长久保存)
通过想象将文字信息变成图像编码,存入长久记忆;
遗忘
- 艾宾浩斯 - 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 衰退说 - 生理原因
- 干扰抑制说 - 记忆材料的相互干扰和抑制; 分散记忆法
- 前摄抑制
- 倒摄抑制
- 压抑遗忘说 - 某些记忆的内容由于太过痛苦,意识进化出一种能力来压抑痛苦记忆。精神分析流派会使用催眠等方式让记忆重现。
提高记忆效果的方式
- 多感官通道接受信息
- 集中注意力 - 提高短时记忆效率
- 复述 - 重复是记忆之母
- 加深理解 - 将文字变成语义记忆
- 及时复习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先快后慢
- 分散记忆 - 干扰抑制说
思维
思维的种类
- 动作思维 - 3岁以前
- 形象思维 - 幼儿和小学低年级
- 抽象逻辑思维 - 小学高年级;是人类思维概括性的集中体现,成年人思维。以词汇为基础 所以心理咨询用词非常重要
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不同
- 辐合思维 - 逻辑思维
- 发散思维 - 创造力
再造思维(习惯思维、常规性思维)和创造思维
概念
- 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用词来标示和记载。概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
问题解决
- 迁移 - 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焦点短期心理咨询)
- 原型启发 - 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启发
- 定势 - 经验主义 (知觉恒常性)
语言和言语
语言-一套符号系统
言语 - 运用语言的交际过程
- 外部言语
- 对话言语
- 独白言语
- 书面言语
- 内部言语 - 不用于交际,而是为了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
- 发音器官的隐蔽性
- 检索性
- 速度快
表象和想象
- 表象 - 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
- 想象 - 运用表象,进行加工和改造 (想象宣泄;保险箱技术)
- 无意想象 - 没有预定目的,在某种刺激下不由自主产生
- 有意想象 - 有意识的进行
- 创造想象
- 再造想象
- 幻想
意识
在清醒状态下的觉知
不同的意识状态
- 睡眠不好,80%都是心理因素导致的
- 第一阶段 - 容易被惊醒
- 第二阶段 - 很难被叫醒
- 第三阶段 - 出现
- 第四阶段 - 进入深度睡眠
- 快速动眼期+做梦
- 助眠指导语
注意
- 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 注意通道非常狭窄;7±2
- 焦虑症 抑郁症 强迫症
- 无意注意 - 没有预定目的
- 有意注意 - 有预定目的
- 幸福日记 - 将无意注意变成有意注意
注意的特征
- 注意的广度 - 7±2个单位
- 注意的稳定性 - 能稳定保持多长时间的稳定性
- 番茄工作法
- 多动症 -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 注意力训练:重复数字;如何判断:给孩子喝咖啡 - 普通孩子喝完咖啡分散主义,多动症喝完反而更加安静
- 注意的转移
- 前后两种活动在性质上约接近,注意越容易转移
- 注意分配
需要与动机
需要 - 有机体对内外环境的欲求;想要但得不到造成的不平衡状态。需要是情绪和行为的基础
- 空心病 - 没目标;没愿望的状态,什么都不想要;职业倦怠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五个层次
- 生理需要
- 安全需要 - 失业会导致稳定的恐惧;职场焦虑
- 归属和爱的需要 - 哈佛研究:稳定的人际关系显著影响人的幸福感
- 尊重需要
- 自我实现的需要
只有底层需要得到基本满足时,高层需要才会出现。
动机 - 由需要引发,是激发个体朝向一定目标活动,是行为活动的原因。
需要引发动机,动机激发行为。
动机和行为的关系,是多对多的关系。
动机的种类
- 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 兴趣、爱好都是社会动机 - 直接兴趣vs间接兴趣
- 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
-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情绪和情感
-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主观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 以需要为中介,满足需要的事物能引起积极情绪,否则产生消极情绪。
- 是一种主观感受
- 可以从外部表现看到人的情绪变化 - 《微表情》
- 会引起生理变化 - 放松训练-通过调节生理进而调节心理变化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
- 情绪是指情感反应的过程,人和动物都有情绪
- 情绪具有情景性和易变性
- 情绪伴随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行为表现
- 暂时的、表面的、易变的
情感
- 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
- 更加深刻
- 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 长久的、深刻的、稳定的
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 适应功能
- 动机功能
- 组织功能
- 信号功能 - 情商的一部分
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心境 - 一种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散性的情绪体验状态,通常叫心情
激情 - 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
应激 - 出现意外或者危险情境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能够引发应激反应的事物叫应激源,有躯体的、心理的和社会的
- 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叫做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 生理反应包括自主神经功能变化和躯体化反应
- 心理反应包括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
个性
能力
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智力
最基本的能力,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力与知识和技能的关系
- 能力不代表知识技能,而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
- 能力决定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速度和水平
能力的分类
- 晶体能力 - 掌握知识的能力; 25岁以后发展缓慢,但一生都在发展
- 液体能力 -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表现出的能力;20岁达到顶峰,30岁以后逐渐降低
人格
不同于日常中所说的人格;
心理学中的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
人格的特性
- 独特性
- 整体性
- 稳定性
- 功能性
- 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气质
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相当于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类型说
- 体液说 - 希波克拉底
- 体型说 - 克雷奇米尔
- 血型说 - 古川竹二
- 激素说 - 伯曼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三个基本特征
- 强度
- 平衡性
- 灵活性
气质类型外在表现
- 胆汁质 - 行为外向
- 多血质 - 活泼好动、言语行为敏捷、行为外向
- 黏液质 - 举止平和、行为内向
- 抑郁质 - 极端内向,情绪兴奋性弱,难以为什么事情动情
性格
- 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
- 态度 + 习惯
- 态度 - 思想观念上的倾向性
- 习惯 - 行为上的倾向性
性格的结构
- 态度特征
- 意志特征
- 情绪特征
- 理智特征
性格的静态结构
一个人在认知活动中的特征分为三个方面:
- 独立性和依存性
- 现实性和想象性
- 思维活动的精确性
性格的动态结构
性格静态结构的几个方面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的、相互制约的,有机的组成一个整体的。
代表人物
-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 本我 - 人的本能(生存和死亡)和各种创伤、欲望;特别期待自己能够快乐;本能;人格特征中最深的部分
- 自我 - 自己能意识到的我,感觉、想象,按照本我的愿望去行动;是本我的马仔,遵从现实的约束;接受超我的约束;
- 超我 - 道德、社会规范;将成人的价值观内化成自己的人格;内疚感、自责。
- 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 外向型 - 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指向外部更多
- 内向型 - 指向内部更多
- 极端内向和极端外向的人很少,多为中间型
- 卡特尔的人格的特质理论
- 十六因素人格调查表
- 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 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
- 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 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
- 艾森克人格问卷
- 维度1:内外倾 - 类似内外向型人格
- 维度2:精神质 - 高精神质(自我中心、冷酷) vs 低精神质(温柔善良)
- 维度3:神经质 - 稳定(更容易从困境中拜托)vs不稳定(更容易激动、发怒和沮丧)
- 人格特质坐标系 - 人格问卷,沿用了希波克拉底
End of first 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