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吴军的见识-1
Post
Cancel

吴军的见识-1

见识

吴军的见识果然很有见识。

很早在Kindle上看过这本书,这次在图书馆看到纸质书,还是忍不住拿下来重温一遍。有些书或者说有些观点,是需要反复思考和回味才会有新的火花的。 巧的是,里面他也提到《知的资本论》,一度让我怀疑当初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引用其实是在《见识》。 又一个记忆力变差的佐证。

看完这本书,特意去百度搜了吴军本人,不由为他丰富多彩的人生和兴趣喝彩。

吴军,生于1967年4月。 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前Google高级资深研究员。原腾讯副总裁。计算机科学家、畅销书作家。 硅谷风险投资人。工业和信息化部顾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 人工智能、自然语言处理和网络搜索专家。 上海交通大学客座教授。 Google自动问答系统和许多创新产品的负责人。 吴军博士是当前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著有《数学之美》《浪潮之巅》 《文明之光》 《大学之路》《态度》《全球科技通史》《见识》《硅谷之谜》《智能时代》《格局》。 吴军喜欢旅游、音乐、羽毛球、歌剧、摄影、红酒,甚至做点园艺活。和硅谷创业的人聊天,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如果用人设来标签,那就是硅谷IT精英,清华才子。兴趣爱好在广度上面和本人很像,只不过在深度方便,我就差的太远了。

《见识》这本书从各个方便总结了他的看法,人生经验如男孩女孩应该持有怎样的婚姻观, 职场观点如职场的误区与破法等等。 他的话题包罗万象,无论你是从事什么工作,所处何种人生阶段,这本书都能有很好的营养可以汲取。 这本书2018年第一版,所以里面提到的很多内容其实还是挺新的,因此也非常容易接受,而作为IT从业人员,一些章节的内容会更有亲切感。

当然作为阐述观点的书,难免要找很多例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不能说例子不好,而是这样总会有点以偏概全的意味,这也难免,见仁见智吧,至少大部分的例子比较有代表性的。

这里摘录几个印象比较深的观点,和大家做个分享。

向死而生

面对死亡, 一个物理学家说, 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有点莫名其妙。 我们站在“有”的世界,视图理解“无“的问题,按照”有“的逻辑,对”无“产生恐惧。 梁实秋说, ”人一出生,死期已定,这是怎样的悲伤,我问天,天不语.” 周国平说,”这个世界大家其实都在排着队沿着一条路往前走,停不下来,走到尽头就是死亡。这时,有些男人和女人搭上腔,开始说笑起来,更多的人参与了进来,整个队伍便充满了欢乐。” 虽然都是谈死亡,不过周国平的说法会相对没那么悲伤。

很多时候,只有面对着死亡来看待人生,才会让人更加珍惜无痛无灾时候的生命可贵,而不是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花费巨大的代价延长为数不多的日子。过分看重生命的最后一两周,而忽视前面的几十年,看起来真的有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意味。在健康的几十年里,人们浪费掉的又何止两周呢?当我们想到生命的意义,站在一生的高度过每一天时,就能活出精彩。

人生需要做减法

整个一章都在讲专注。 有道是生也有涯,知也无涯。 《老子》是吴军特别推崇的一本书,里面说到的观点就是专注在少的事情上。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把微信朋友圈的新消息提醒给关了,于是终于可以不用时不时的拿出手机刷朋友圈。家里也新配置了一座立式灯,于是晚上就会有专门的时间用来阅读。包括上下班途中也因为看书觉得时间过得飞快。 仅仅利用上下班合计两个小时的路程,一般一周就能把一本书看完,包括这本《见识》。 人生需要减法,因为这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人在这么多信息里面如果不坚持简单,很难把握住自己的时间。

起跑线和玻璃心

这一篇对所有人都适用,特别是在这个容易让人焦虑的时代。 人人都在拼起跑线,包括电视《三十而已》也这么在演绎。 每个家长为了小孩有个好的学区不惜拼尽全力,不就是在争取一条好的起跑线吗?但是在吴军的这一章提到,其实在漫长的人生中,起跑线上的输赢对一生的影响并不大,影响更大的,反而是避免玻璃心。 而且一旦过分强调起跑线,那么也会加重玻璃心。 玻璃心是什么?就是对任何挫折或者逆境都无法抗争,内心脆弱,一旦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整个人都不好了“。 与其拼起跑线,把日子过得谨小慎微,不如锻炼永远摔不坏的强大心脏。 人生路慢慢,坚持跑,摔倒了爬起来继续跑,一边跑还能一边欣赏风景,那就是最好的态度。

除了玻璃心,吴军在”谈谈见识“这一章还聊了一个话题叫比贫穷更可怕的是什么?

  1. 缺乏见识。 没有见识,视野就被局限,
  2. 缺乏爱。 不懂得关爱别人,不懂得分享
  3. 缺乏规矩。

以上三点的确和富裕贫穷没有关系,综合起来说,这就是教养

除此之外,”谈谈见识“还谈到了 《庄子》以及 阅读的意义。 苏格拉底临死前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在他看来,阅读是当下审视人生不多的方法之一。非常认同。

Study as if you were to live forever, live as if you were to die tomorrow. 终身学习,向死而生

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 4.0 by the author.

Recent Update

    Trending Tags

    Contents

    说说欧洲(3)之从马其顿到古罗马

    说说欧洲(4)之西罗马帝国的崩溃

    Trending Tags